这名罪犯曾是福建省一家特殊教育学校的创始人和法人代表,因虚增申报残疾儿童数量,骗取国家专项补助款,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此前,管教民警在日常信件的审阅中,发现她的往来家信中关于残障学校的工作交流特别频繁,信中满是她对学校运营和残障儿童教育的关切。那么,在她身上,究竟有怎样的故事。
“我何罪之有?”
“姐姐生日快乐!”生日当天,罪犯小夏(化名)收到来自妹妹的信件,脸上绽放出明媚的笑容。
当年,小夏因为孩子患有自闭症,创办了特殊教育学校,走上了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之路。“道德模范”“爱心天使”“残疾人事业先进工作者”……那些年,政府和社会给了她很多荣誉,这些光环让她更加投入残障学校和康复机构的运营,她想要做得更好,想要对得起自己的“身份”。
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她为了扩大学校规模,虚增了残障儿人数,骗取了国家专项补助款,“我何罪之有?我已将所有的钱款用于学校运营,难道不是一样在救助残障儿童?”在看守所等待审判的两年多时间里,她的家人不断奔波,但她依旧坚持己见,最后带着认命的心态入监服刑。
“我还能做什么?”
入监服刑以来,系统的法律学习终于让她认识到,以违法手段获取的财物,即便是用于救治他人生命,也属于违法犯罪。“我之前的辩护和辩解,就像是拿旧时绿林好汉的劫富济贫之说,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掩饰遮羞,缺乏了最基本的法治思维,不知道自己触犯了法律。”
几天前,管教民警找到她进行谈心谈话,“你有什么打算吗?”“我想找个没有熟人的地方,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安心陪伴父母。”身陷囹圄的挫折让小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如果就此过一生,你的牢白坐了,你的罪也白受了。你这几年来来往往的信件里,没少说残障学校的事,你对事业明明有牵挂,明明有能力,为何要放弃呢?”民警的一席话让她陷入了长久的思考。
“为什么要放弃呢?我从事这份事业前后近20年,不在的这些年,我创办的学校和机构一切运转正常,政府依旧重视它、支持它。教职员工们依旧坚守在岗,每年寻求康复救助的儿童有增无减,老同事们时常让警官向我转达问好,他们都在坚持,他们也没有抛弃我!”她害怕世人的歧视与讥讽,但民警、家人以及员工们的期盼与鼓励让她重新思考人生,点燃希望。最终,她决定重新回到他们中间,带着真诚的悔过之心,发挥自己所学所长,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
“谢谢警官!”
“感谢警官点醒了我。这些年轻民警,尊重我们的人格,却从不姑息我们的毛病。”在入监服刑的这段期间,小夏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将民警的教导与感谢时刻牢记在心。
之前她忙于事业,对家人的陪伴很少。入监服刑后,她时时刻刻地牵挂着远方的家人,表示出狱之后,要经常抽时间陪伴在父母孩子身边。“家人的至爱亲情,是我跌入深渊时向上攀援的勇气。”她说道。
再过几个月,她就要回家了,尽管前行的步子并不轻松,但我们希望,她会努力自强,正视现实,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不负家人,不负社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ykss.com/post/1046.html
部分信息来源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部分信息可能不准确,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给我们留言或者联系我们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承诺我们是完全免费公益的!
您也可以点击这里复制我们的微信号并打开微信添加我们为好友
您的宝贵意见将会是我们更新和维护的动力源泉!
Copyright Your 在押人员,服刑人员,刑释人员之家,监所信息导航|jykss.com Rights Reserved.
分享:
支付宝
微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