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属都这样认为:
服刑人员从看守所转到监狱后,交给监狱民警管教就好了,这是他们的工作。
其实,人在落难时,才是最思念亲人的。
很多服刑人员,入狱后才明白,人生有两样东西最重要——自由和亲情。
不可否认,服刑人员的行为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但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割不断,舍不掉的。
越是这种艰难的时候,作为亲人,更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他们信心,帮助他们改造。
01
信件,服刑人员的“枕边书”
在监狱里,因为失去了人身自由,与外界隔绝,对未来无底,心里充满了迷茫和失望,服刑人员会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人在落难的时候,对亲人的思念,越发浓烈。
服刑人员经常会因为思念亲人导致情绪低落。
这种情绪如果一直没能得到缓解,对服刑人员的改造是很不利的。
一封家书,简短的几句话;几张照片,亲人熟悉的面容,写满了对服刑人员早日回归的期盼。
信在,好像亲人一直都在。
家书,是服刑人员改造情绪的“镇静剂”,也是增强其改造信心的“活力丸”。
02
信件,也是服刑人员了解外界的窗口
在监狱里,高墙电网,隔绝了服刑人员与外界的联系。
亲人,就是服刑人员与外界的唯一联系了。
刑满释放后,重新适应社会,一直是刑释人员面临的重大难题。
亲人服刑期间,很多家属会在信中给服刑人员讲讲外面的变化,周围亲友的一些事情等。
减少服刑人员刑满释放,重新适应社会、生活的时间和难度。
03
信件,也是服刑人员的面子
在监狱里,有一类人,从入监那天开始,就没有亲人汇过款、打过亲情电话、收过亲友来信的,这类人就叫“三无服刑人员”。
在监狱里,大部分时候,被其他人看不起的,不是服刑人员的罪名,而是你的亲人是否对你不管不顾。
因此,每当服刑人员接过民警递过来的信件时,其他同改都会投来羡慕的眼神。
04
亲情,需要维系
亲情是需要维系的,这也是我们寄信公众号取名【亲情邮】的原因。
如果单靠每个月一次的亲情电话,几个月去现场会见一次。服刑人员几年后刑满释放,等亲人接服刑人员回到家时,陌生感是很强烈。
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最怕的就是距离。
亲情,不联系,就淡了;爱情,不联系,就散了;真心,不联系,热情也就变了。
只有常联系,才能维持感情的常温。
世间,没有哪段感情,生来就是自然持久坚固的,仅靠回忆支撑,走着走着就会物是人非了。
有时间,就给里面的亲人写封信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