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盗窃,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

作者:逃之夭夭 时间:2023-03-23 分类:案例分析

“熊孩子”盗窃真的是缺钱吗?  

三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例告诉你答案

熊孩子”盗窃,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据统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类型多为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盗窃、抢劫等等,而盗窃犯罪位居未成年人犯罪之首。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家想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案例一:小匡,男,17岁。

2018年2月4日凌晨,他从一个网吧出来,见路边停有一辆白色小轿车,便试着拉副驾驶位后边的车门,车门一下子被打开了,小匡在驾驶位的车门储物格内找到了一个装有一条金项链的棕色盒子,还有一些零食,他把零食吃完了后顺手把金项链也带走了……

案主家庭情况:小匡幼时其父母就离异了,他跟着父亲来到深圳生活,二年级时小匡因忍受不了父亲经常性家暴而离家出走,与父亲断了联系。小匡跟检察官说他没有工作,也没有钱,所以就想偷点东西来养活自己。同时还交代了之前的两次盗窃经历……


熊孩子”盗窃,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

案例二:小杨,男,16岁。

他在网吧相识的三个伙伴威胁他,让他一起去盗窃电动车电瓶,不然就打他。于是四人分别于2018年5月23日、24日、26日凌晨在深圳市某街道某村附近实施盗窃,共盗窃了五个电动车电瓶,小杨主要负责望风,其余3人实施盗窃。后他们到附近的一个废品店以一个电瓶105元的价格销赃,赃款予以平分。2018年5月26日中午,小杨一人又独自来到某村正准备盗一辆电动车电瓶的时候,被车主发现并当场抓获。

案主家庭情况:小杨幼时父母离异,后父亲再婚。因继母回老家照顾他同父异母弟弟,家里剩下小杨跟父亲。初一的时候小杨就辍学跟着父亲工作,因不满父亲每月只给他饭钱,他在家附近找了一份临时工,每月工资两千左右。每次跟父亲赌气就和父亲冷战,然后就去网吧玩乐度日。


案例三:小黄,男,17岁

小黄于2017年12月28日来到了深圳市某工厂,盗窃仿欧米伽手表一只。2018年1月10日前后,小黄来到深圳市某工厂,将一条地拖线(带插头的电缆线)盗走,后以120元的价格销赃,赃款已被他花完。2018年1月21日中午,小黄又来到某工厂将一条电缆切割成多段准备盗走,后被工地员工及时发现。小黄在2017年还有一次盗窃行为……

案主家庭情况:小黄幼年时就与父母分开,在老家与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对其特别宠溺。为了让小黄受到更好的教育,小黄父母便把他接到东莞生活,但他不太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有时甚至双方会有激烈争吵。为摆脱这种现状,小黄辍学来到深圳打工,并很少与父母联系,就算联系也不会对父母说实话,对父母的关心问候也视而不见。案发后小黄跟社工姐姐说他辞掉工作以后,自己的积蓄也用完了,刚好看到有东西可以拿,就想着拿去卖钱,暂时解决自己的经济困境。小黄虽然知道这是不对的,但不知道情况会这么严重。

熊孩子”盗窃,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

稚气未脱的孩子为什么会走上盗窃的犯罪道路?

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原因以及孩子自身的主观原因。

一、文化水平及认知能力较低,心智尚未成熟。他们都早早辍学,未接受过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缺乏一定的自我辨识能力,只顾眼前利益,存有侥幸心理。

二、社会环境影响。大部分未成年犯罪人为外来务工人员或者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无稳定职业。他们大多好逸恶劳,沉迷于网吧,觉得工作无趣且辛苦,认为通过盗窃手段来获取财物更为快捷容易,于是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一般为多次盗窃,盗窃金额较小,刑罚较轻。一次作案成功后他们便满足于通过这种形式来生存。由于系未成年人犯罪,主观恶性不大且盗窃金额较小,导致他们受到的刑罚较轻,未能从根本上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四、家庭原因。大多数未成年犯罪人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一对不称职的父母和一颗不愿意被管教的心。他们从小缺乏父母关心及用心管教,他们也不愿意服从父母管教,亲子之间几乎零沟通。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了解到,有的父母对未成年犯罪人的状态不闻不问,或是称他们无力管教自己的儿女。

所以,未成年犯罪人不愿受教育、行为认知能力低,好逸恶劳等扭曲的人生观,一部分原因也可归结于父母不及时、不充分的关爱、引导、教育。

“熊孩子”盗窃,从表面上看,他们的动机是因为缺钱,但思考其本质,其实他们更缺的是家庭的温暖以及父母的教育引导。

熊孩子”盗窃,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到以下三点

引导未成年人做好人、做好事,走正道,养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永远都是主角,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社会的法制宣传,普法教育等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在生活中,孩子懂得自控和自省,是就需要家长用心引导,从而提高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水平。

一、是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孩子,告诫他们任何时候都不要触碰法律的红线。违法犯罪的结果并不是打打小手板,罚罚站那么简单,而是会让自己失去自由、让家人朋友失望遗憾、让自己的青春甚至人生蒙上阴霾。

二、是懂得换位思考,体会错误的行为可能给别人带来的痛苦。引导孩子想象如果别人侵犯了他们的利益、盗窃了他们的物品,他们是不是会感到愤怒、难过、无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是法律的意义和违法的严重性。法律不仅能管制人,也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盗窃行为,永远不能用涉及物品的贵重与否来衡量,偷一根针也是偷。

孩子明白了这些道理并形成了他们的意识,这会帮助孩子克制自己想做出“恶行”的冲动,因为他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义。父母只有给予孩子谆谆教诲和足够的关爱,才能带领孩子在人生的正轨上大步前行,伴着阳光、伴着清风。


请家长们负好责,用好心,莫让公、检、法机关来教育、感化、挽救你们的孩子,莫让孩子在人生发展道路中留下永远无法抹灭的阴影。

熊孩子”盗窃,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ykss.com/post/725.html


部分信息来源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部分信息可能不准确,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给我们留言或者联系我们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承诺我们是完全免费公益的!

您也可以点击这里复制我们的微信号并打开微信添加我们为好友


我们的邮箱: comment@jykss.com secpol@qq.com

联系方式:
微信号:jykss_com
QQ号:336082497
您也可以给我们留言:留言本

您的宝贵意见将会是我们更新和维护的动力源泉!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底部导航>>>>

分享:

支付宝

微信

今日更新16158文章 陇ICP备2023001240号-1
网站地图:sitemap sitema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