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被关进看守所,家属往往会心急如焚。很多人对看守所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前的暴力殴打、“躲猫猫死”阶段,担心家人在里面被欺负、会挨饿。那么看守所里的在押人员到底是怎么生活的?会不会挨饿受欺负?本文就来为你解密看守所里的生活。
目录
一、什么是“看守所"?
三、送进看守所是不是不好?
四、入所手续?
五、进入看守所后的日常?
六、家属能会见吗?哪些人可以会见?
七、在里面心理状态?
八、能不能收信和写信?
九、怎么写信?
十、什么情况下会从看守所释放?
一、什么是“看守所”?
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机关。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也会被关在看守所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二、看守所、拘甾所、监狱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搞不明白看守所、拘留所、监狱三者的区别,这里给大家简要讲解一下:看守所关押一般是涉嫌刑事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拘役的、余刑三个月以下的犯人也会在看守所服刑。拘留所一般拘留被行政处罚的人员,行政拘留的期限多在7天、10天及15天,行政拘留一般时间较短,很快就能出来。例如打架造成轻微伤,轻微的寻衅滋事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一般都会被处以“行政拘留”。行政拘留只是一种行政类强制措施,一般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或子女将来求学、考公务员等。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看守所里的犯罪嫌疑人被判决了有期徒刑、判决生效以后,会转到监狱服刑。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三,送进看守所是不是不好?
刑事案件立案后,公安机关一般会传唤犯罪嫌疑人到派出所接受讯问。犯罪嫌疑人在派出所的这段时间,一般会被办案人员连夜审讯(深夜审讯是常态),得不到良好的休息,有的甚至会遭遇刑讯逼供,被讯问人员扇个耳光或者捶打几拳不稀奇。通常对犯罪嫌疑人来说,在派出所被审讯的时间无疑是最难熬的。相比之下,送押看守所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比起在派出所接受讯问,犯罪嫌疑人被送到看守所以后,无疑会更加安全。
一是送看守所后,会接触到其他的犯罪嫌疑人,大家会有“经验”上的交流,避免被讯问人员诱供;
二是进看守所后办案人员讯问会隔着铁栅栏,避免犯罪嫌疑人被办案人员刑讯逼供、暴力对待。
三是进看守所需要服从管理,一般会有良好的作息,能够保证足够的休息和饮食。
四、入所手续怎么办?
首先要进行体检。收押犯罪嫌疑人前,需先由医生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体检。体检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检查有没有传染病,二是检查身上有没有伤,如果在派出所被打出伤体检会做记录;三是检查有没有夹带违禁物品。入所体检一般情况下会由看守所内的医生进行体检,部分患有严重疾病或年龄较大的嫌疑人、被告人会被办案机关带到医院体检。进入过渡监室体检登记完成后会进入“过渡号”待一周左右,进入之前个人物品需要全部上交,诸如戒指、手表、钱包等都不允许带进监区,个人物品会在离所后归还。看守所会给新进所服刑人员免费发放一块上海硫磺皂、一条毛巾、一身衣物、一双拖鞋等生活基本用品。在过渡监室会学习管理定,一周以后会从过渡监室调到普通监室。敲黑板:家属在知晓犯罪嫌疑人被关进看守所后可以先存一部分钱,通常可以先存500元左右,犯罪嫌疑人账上有钱后可以买方便面等食物或者其他的日常用品。
五、进入看守所后的日常!
(1)、饮食
吃饭排队,有人负责统一打饭,三餐会很简单。早餐馒头、鸡蛋、咸菜等,午餐馒头、炒菜,晚餐馒头,水煮菜。看守所提供的餐食不合胃口的,可以个人另行购买方便面、香肠、塑封肉类等食品。总体而言,看守所内的饮食主食馒头为主,米饭为辅;蔬菜为主,肉类为辅。水煮菜居多,一般少油少盐为原则。三餐定时定量,过年过节饮食会有所改善。少肉少油的饮食对于喜欢吃肉的人来说,通常是很煎熬的。看守所内的饮食比较规律、清淡,很多初进看守所时患有“三高”的人,一段时间后血压、血脂、血糖等都能回到正常水平。
(2)、睡觉
睡觉大通铺,一般为15-20人。周一到周五早上六点三十分起床,周六周日早上七点起床。有些看守所比较拥挤,睡觉时甚至难以翻身,晚上起夜上厕所容易吵醒旁边的人,也容易被旁边的人吵醒。有些看守所相对宽敞,可以不用人挤人。在看守所睡觉不熄灯。晚上睡觉需要轮流值班,每班2小时,一共四班,防止有人突发疾病或者自杀。没有人愿意凌晨起来值班,睡到半夜被叫起来值班是很多人的噩梦。“被欺负”的人通常会被安排在大家不愿意值班的点来值班,地位较高、“受照顾”的人则不用值班。
另:监狱的睡觉环境比看守所好,监狱为上下铺,有相对独立的睡觉空间。很多人不上诉就为了早点去监狱,一是条件相对较好,二是在监狱可以和家属定期会面。
(3)、如厕、洗漱
通常每个监室配备卫生间。洗漱牙刷为套手式、没有长长的牙刷手柄。定期剃头、剪指甲。
(4)、医疗
看守所内会提供简单医疗和药物。常规治疗药物,如感冒药、退烧药、基本的抗生素、常规降压药等都是免费的,发药之后医生会监督着吃完。非常规药物、特殊药物需要自己花钱买。在押人员出现重大疾病的一般要到医院就医或转羁押到条件好的看守所。
(5)、休闲娱乐
可以看书、看新闻联播,还有固定的放风时间。部分看守所在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可以有较长时间自由活动。
(6)、消费
家属将钱存到在押人员账上后,可以购买方便面、香肠、零食、塑封肉类等食品改善伙食。也可以购买牙膏、洗发水等洗漱用品。一般不能购买太多,买多了个人的储物柜会放不下。某些在押人员账户上钱比较多,可能会给其他在押人员买一些东西拉近关系,看守所里面也是一个小社会。
(7)、管理
看守所内一天24小时全程监控,一般不会出现打架事件。在押人员如果在看守所内受伤,看守所会承担责任,所以是严禁打架的。男女严格分开关押。重刑犯会被二十四小时戴手铐脚镣。
(8)、是否会被欺负?
家属总是担心人被关进看守所后会受欺负,但实际这种担忧大可不必。现在看守所管理日趋规范,在里面被打的概率很低。所谓的受欺负一般是干洗碗、拖地、刷厕所、凌晨值班等日常工作,不存在人身危险,毕竟看守所内处处高清摄像头,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下。
六、家属能会见吗?哪些人可以会见?
判决生效前家属不能会见犯罪嫌疑人。办案人员及律师可以会见,其他人不允许。办案人员和律师每天都可以去会见(部分看守所周末不能会见),一般不存在时间限制。
七、在里面的心理状态?
(1)、第一个月,度日如年。过了三个月,逐渐适应。刚进看守所的,因为还不适应,又对案件结果无从判断,绝大部分犯罪嫌疑人会极度焦躁、后悔、悲痛。失去自由的滋味十分难受。因为和家属完全断绝联系,家属和犯罪嫌疑人往往是两头互相牵挂。初进看守所的第一个月是最难熬的,尤其是第一个星期,可以充分体会到“度日如年”的感觉。一般三个月后,适应了看守所的生活,情绪会逐渐平复。
(2)、想见律师
犯罪嫌疑人被牵扯进刑事案件后,往往有很多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律师。程序问题、定罪问题、案子到底会怎么判,都亟待专业刑事律师的解答。一般人不了解刑法,辩解时抓不住要点,有的还可能受到侦查人员的诱导做出不真实的不利供述,给案件的重判埋下隐患。
八、能不能收信和写信?
很多家属在亲人涉嫌犯罪被抓进看守所关押很久都不知道可以写信给他(她),一直在外面苦苦等待。如果没有委托律师,更是无从知晓他(她)的近况,那要怎么办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下称“看守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实施办法(下
称“实施办法”)都专章规定了犯罪嫌疑人在押期间的会见、通信权.
看守所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人犯在羁押期间,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与近亲属通信、会见。"第三十一条
规定:“看守所接受办案机关的委托,对人犯发收的信件可以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碍侦查、起诉、审判的,可以扣留,并移送办案机关处理。"
第三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已经决定提起公诉的案件,被羁押的人犯在接到起诉书副本后,可以与本人委托的辩护人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会见、通信。”实施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人犯与其居住在境内的近亲属通信,须经办案机关同意,要求会见的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主管局、处长批准。”“人犯与其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的近亲属以及外国近亲属会见、通信,或者外国籍人犯与其近亲属、监护人及其所属国驻华使、领馆人员会见、与外国通信,均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或者国家安全厅、局批准。"第三十八条规定:"看守所对人犯发收的信件,未受办案机关委托检查的,一律交办案机关处理。”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受人犯委托的辩护人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人,在人犯接到起诉书副本后,可以与人犯会见、通信。"从上规定可知,犯罪嫌疑人在押期间不仅可以与律师通信,还可以与家属通信。家属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通信,有利于平缓犯罪嫌疑人焦躁的情绪,使其明白,尽管其已涉嫌犯罪,乃至于有可能成为人人唾弃的罪犯,但家属亲人们仍不放弃,仍盼其尽早改邪归正。因此,双方之间的信件来往就相当有必要了。信件的内容经看守所审查后只要不涉及具体案情、不影响案件的审理、不影响看守所对当事人的监管,都是可以正常收发的。但是每个看守所管理都不一样,当然也要看你所在仓的主管忙不忙了。有的主管会定好规矩,每周一三五中午来收一次信,周二、周四会发一次信。周六周日或他值班时都会发一次信。为什么呢?因为看守所的来往书信是受“监管”的。也就是说你寄出去和收的每封信都需要主管看过,确认没有问题后,才会帮你寄出或发给你本人。这是看守所的管理制度之一,是硬性规定刚进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是没有笔、纸、信封和邮票的,这些东西是需要自己购物时购买的。一般每月可以购物两次,半个月一次,所以自己拥有这些写信用的东西应该要在10-15天左右吧。犯罪嫌疑人被带走时身上有现金的(赃款除外),在送进看守所之前会如数充入本人在看守所名下的帐户上,可以用于购物。如果没有,那就只能等家里人汇款了。当然这些只是正常情况下,一般你刚进看守所,只要“懂事”,会做人,懂得与他人交流、套近乎、“找老乡",前面进来的那
些人都会先借给你用着,毕竟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等你可以购物后再还给人家,你处得好的话其他生活用品也会先借给你的。
九、家属要怎么写信给在押人员?
写信时建议在押人员的收件地址写清楚。
如:某某省某某市某某看守所某某号房(仓室)某某(收)或
XX省XX市XX监狱XX监区XX分监区XX(收)
怕他重名,就在某某(收)后写那个地方人,本地就写街道镇,外地人就写省市人,避免重名。千万不要犯以下错误:
常见错误示例:
没有写清楚收件人的具体信息,这样的信件对方怎么收得到?如:
收件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山西省晋城市
泽州青羊掌社区
收件地址:广东省汕尾市城区康平路
没有写清楚寄件人的地址,万一看守所拒收信件,该信件又如何退回给寄信人呢?如:
寄件地址: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鹿邑县试量镇
寄件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西园珠华园
寄件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月城镇水华苑
寄件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方水镇还有,收件地址和寄件地址都写看守所的。如:
收件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东莞上桥看守所
寄件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东莞上桥看守所
十、什么情况下会从看守所释放?
(1)、无罪释放
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检察院不起诉、法院判决无罪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会被释放。这几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不会因刑事案件而有前科,不会因犯罪前科而对工作和子女有任何影响,是最理想的结果。
(2)、变更强制措施
一是刑事拘留期限届满,检察院没有批准逮捕的,会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就可以出来了。
二是已经批准逮捕的,案件出现新的情况(如同案犯到案、取得被害人谅解)或者新的证据出现,办案机关可以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监室居住。
(3)、刑期已满释放
余刑三个月以下的已判刑人员刑满释放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ykss.com/post/910.html
部分信息来源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部分信息可能不准确,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给我们留言或者联系我们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承诺我们是完全免费公益的!
您也可以点击这里复制我们的微信号并打开微信添加我们为好友
您的宝贵意见将会是我们更新和维护的动力源泉!
Copyright Your 在押人员,服刑人员,刑释人员之家,监所信息导航|jykss.com Rights Reserved.
分享:
支付宝
微信
发表评论